
肉怎麼選,怎麼吃才能吃入是優質蛋白質,而非脂肪呢?根據衛福部提供的資料,常吃的雞鴨豬的營養數據庫資料顯示,只要吃對部位,您都可以吃到高蛋白且低脂的優質肉品.
常見的雞肉,不同的部位,脂肪、蛋白質與熱量的含量,就不同。不帶皮的雞里肌與雞胸肉,脂肪含量最低,不論是要減少脂肪和熱量攝取來控制體重,是最佳的食物選擇。
豬肉呢?最瘦的不是最嫩的腰內肉,反而是常被媽媽拿來當絞肉的,後腿肉.去皮後,每百公克熱量各只有114卡,蛋白質含量相當於2個蛋、700毫升的牛奶.
那麼麻煩的是,這兩個部位的肉,火候都不易掌握,雞胸肉如果不裹粉,肉的溫度超過72度c就ㄧ定柴,同樣的豬後腿肉也是如此.因此想吃得 低醣低脂好蛋白的肉,火候掌握就是最重要的.
每100公克可食部分之營養成分
食物名稱 | 熱量 (仟卡) |
粗蛋白 (公克) |
粗脂肪 (公克) |
膽固醇 (毫克) |
不飽和: 飽和脂肪酸比例 |
去皮 肉雞胸肉 | 104 | 22.4 | 0.9 | 57 | 1.63:1 |
去皮鴨胸肉 | 111 | 20.9 | 2.4 | 93 | 2.20:1 |
去皮鵝胸肉 | 187 | 15.6 | 13.4 | 71 | 2.92:1 |
去皮豬後腿肉瘦肉 | 114 | 20.7 | 2.8 | 60 | 0.77:1 |
豬小里肌 腰內肉 | 140 | 21 | 5.4 | 68.3 | 1.002:1 |
資料來源: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台灣地區營養成分資料庫